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
以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相对人知道其内容时生效。 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生效。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意思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依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九条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公告,是指政府、团体对重大事件当众正式公布或者公开宣告,宣布。《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对公告的使用表述为:“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 其中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公布依据政策、法令采取的重大行动等; 二是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公布依据法律规定告知国内外的有关重要规定和重大行动等。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公告发布时生效。 告方式既可以是在有关机构的公告栏例如人民法院的公告栏发布公告;也可以是在报纸上刊登公告。 以公告方式作出的意思表示,表意人一旦发出公告能够为社会公众所知道,就认为意思表示已经到达,即发生效力。 需要注意的是,表意人并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采用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 只有在表意人非因自己的过错而不知相对人的下落或者地址的情况下才可以采用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否则对相对人很不公平。 在表意人知道相对人下落的情况下,表意人不得采用公告方式作出意思表示,除非相对人同意。
1,当事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2,代理人代为申请的,须提供有效的委托公证书及委托人、代理人的居民身份证、户口簿、社保卡等其他身份证明; 3,被继承人的死亡证明、注销户口证明; 4,遗产的所有权证明及财产清单; 5,被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如系第二顺序法定继承,则还应提供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6,法定继承人已死亡的,需提交其死亡证明、婚姻状况证明,以及该法定继承人的配偶、子女、父母的亲属关系证明; 7,法定继承人放弃继承权的,除亲自到公证机构为意思表示之外,需提交经公证的放弃继承权声明书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00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1,195人已浏览
26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