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伪劣产品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伪劣商品如产品质量法中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伪劣商品是指生产、销售的商品,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危害国计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销售伪劣产品罪中"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与诈骗罪罪中"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具有一定相似性,因此在司法实践领域很容易将二者混淆,导致出现同案不同判的情况。对二者进行区分,需要我们结合交易意图、交易价格和被害人受骗上当的原因及犯罪行为是否会扰乱市场秩序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从本质上来说,二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即使刑法分则没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规定,基本上也可以以诈骗罪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但是立法者既然在刑法分则第三章第一节140条规定了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以保护市场交易秩序,按照本条对罪状的描述,只有四种行为方式,并且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才有可能侵犯市场交易秩序,以及动用刑罚进行规制的必要,因此区分二者的任务变得必要且迫切。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混合,混合假货,伪造假货,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的产品伪造合格的产品,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追诉:伪劣产品销售额在5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尚未销售,商品价值在15万元以上的伪劣产品销售额在5万元以下,但销售额在3倍以上后,与尚未销售的伪劣产品的商品价值合计在15万元以上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85人已浏览
250人已浏览
382人已浏览
2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