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处理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规定了网络寻衅滋事的表现:利用信息网络侮辱、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破坏社会秩...
构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利用信息网络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网络寻衅滋事的处理是: 可以根据寻衅滋事次数、伤害后果、强拿硬要他人财物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数额等其他影响犯罪构成的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 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寻衅滋事罪扩大到网络空间构成犯罪。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问题。信息网络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把信息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买卖商品、收发邮件的有效途径,说明信息网络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信息网络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解释》第五条结合信息网络的两种基本属性,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
寻衅滋事罪扩大到网络空间构成犯罪。2013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认定问题。信息网络具有两种基本属性,即“工具属性”和“公共属性”。人们把信息网络作为获取信息、买卖商品、收发邮件的有效途径,说明信息网络具有“工具属性”。同时,信息网络也是人们沟通交流的平台,是现实生活的延伸,是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又具有很强的“公共属性”。《解释》第五条结合信息网络的两种基本属性,明确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寻衅滋事犯罪的两种基本行为方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7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318人已浏览
52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