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
法院收到被告的答辩状后,会在开庭前向原被告发出开庭通知,具体时间由法院确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该条第1款虽然规定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时限,但没有明确规定被告在此期间不提出答辩的法律后果。因此从该条第2款内容看,意味着被告即使不提出书面答辩状也不会影响被告今后进行答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被告答辩被设计成为任意性规定,成为一项单纯的诉讼权利。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对其实体权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庭审中,被告应该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
民事案件中有两个被告的案由有很多,在不知道你是哪一种案由的情况下,如果一两句说不清的,建议书写答辩状.在书写答辩状时,如果两个被告的答辩意见基本相同,可以有一个人书写,另一个在法庭的调查阶段时说明答辩意见同另一个被告就行了.当然,如果各有各的理由,那么答辩状就要分开写,以便法官在法庭调查时能够更好更快的归纳双方当事人争议的焦点.民事答辩状只是一种书面的答辩意见,主要是针对原告的诉讼请求及原告所陈述的事实和理由予以反驳,如果提起反诉的话也可以在答辩状中写明.需要注意的是,在答辩状中所陈述的事实和理由最好有证据加以证明,以便以更充足的理由驳回原告的请示或支持自己的反诉请求.被告是否书写答辩状不是法律的强制性规定,即也可书写也可不书写,因为在法庭的调查阶段还有口头答辩.有的民事案件,如果提前就书写了答辩状的话就等于表明了自己的观点,按法律规定,答辩状在庭前三日应送达原告,原告在看到你方的答辩状后可能就会作出更加有利自己的准备,这样对你方反而会不好,也不利于在庭审时的随机应变。
现行《》第113条第1款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15日内提出答辩状。”该条第2款又规定:“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5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给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该条第1款虽然规定了被告提出答辩状的时限,但没有明确规定被告在此期间不提出答辩的法律后果。因此从该条第2款内容看,意味着被告即使不提出书面答辩状也不会影响被告今后进行答辩。因此,在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中,被告答辩被设计成为任意性规定,成为一项单纯的诉讼权利。被告不提出答辩状对其实体权利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在庭审中,被告应该享有的诉讼权利并不因此受到任何限制。所以,在开庭时可以当时提交书面答辩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31人已浏览
246人已浏览
400人已浏览
6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