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首先,你需要把立案材料带到被告经常居住的地方或者户籍地基层法院立案,立案后7天内支付立案的诉讼费用;此时,案件进入立案阶段,您可以拨打12368查询是否分配给法官,分配给法官的时间从几天到两个月不等,这取决于法院的案件数量;分配给法官后,法官会联系原被告,向被告发送起诉材料,确定调解或开庭时间;如果双方能够成功调解,案件将通过调解结案,法院将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将自收到之日起生效,不能上诉。如果双方不能调解,法院将依法作出判决,你可以在判决生效之日起15日内上诉。
1注意诉讼时效。 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对于债务纠纷而言,一般的诉讼时效是2年,从应当还款之日起算。 2调查债务人的偿还能力。 “执行难”已经是众所周知的问题。很多时候,债权人胜诉了,拿着一纸胜诉判决却无法执行,反倒使自己陷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即使知道胜诉了无法执行,也应当及时起诉,原因后面会说)。 针对这种情况,《民事诉讼法》设计了财产保全制度,可以从一定程度上避免出现这种尴尬。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3调查债务人的欠债情况。 对于债务人是企业法人的,如果发现债务人还欠有其他债务,很有可能资不抵债,就应当尽快委托律师起诉。 因为当债务人有多个债权人时,先“下手”(起诉)的债权人往往有可能在其它债权人之前获得较多的清偿。
根据国务院制定的《诉讼费用支付办法》的有关规定,离婚案件每件支付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分割,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支付。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0.5%交纳。原告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人民法院作出立案受理决定时,应当通知原告提前支付诉讼费。最后,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原告提前支付,败诉方承担的原则,确定诉讼费承担人与双方责任的比例。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280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230人已浏览
3,2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