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侮辱罪与诽谤罪是两个不一样的罪名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诽谤罪在犯罪客观方面...
根据法律规定,侮辱的立案标准为: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情节严重的,应予立案。诽谤罪的立案标准为: 1、有捏造某种事实的行为。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侮辱罪的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的规定,涉嫌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然侮辱他人的,情节严重的,应当立案。侮辱罪是情节犯,行为人公然侮辱他人的行为,必须达到情节严重的程度,才构成犯罪,并立案追究。同时,《刑法》规定,犯侮辱罪是告诉的,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告诉的,根据《刑法》第九十八条的规定,是指被害人告诉的。被害人因强制或者威胁无法告诉的,人民检察院和被害人的近亲属也可以告诉。刑法之所以要通过调解等缓和力度来处理侮辱,是因为侮辱大多发生在家庭成员、邻居、同事之间或者日常生活中,属于人民内部矛盾,社会危害不是很大,大多数场合可以通过调解等缓和力度来解决。此外,被害人可能不愿意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受到侮辱的事实,如果违反被害人的意志提起诉讼,采用刑事制裁的方法解决反而产生相反的效果。需要指出:告诉才能处理,并不是说不构成犯罪,而是说不告诉这种犯罪就不提起诉讼。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导致被害人精神障碍甚至自杀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者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不仅损害受害者个人声誉,而且损害国家利益的情况。2、诽谤罪的立案标准(1)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人群。(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本罪。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式公开侮辱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此外,如果一年内多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且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转发次数累计计定罪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的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和散布虚构事实,足以贬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一)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二)将信息网络上涉及他人的原始信息内容篡改为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明知是捏造损害他人名誉的事实,在信息网络上传播。情节恶劣的,以捏造事实诽谤他人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76人已浏览
6,854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1,0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