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劳动者工资,劳动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被迫解除劳动合同,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补偿及拖欠的工资。解除劳动合同通知有效...
物业公司不支付工资可以向当地劳动局投诉,要求其支付工资;经劳动局通知后,物业公司逾期不支付的,可以责令其按照应付金额50%以上1倍以下的标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到劳动行政部门举报(通常是劳动管理监察大队)。 2、也可以直接申请仲裁。 3、如果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以向法院起诉。
如果您是用人单位,拖欠员工工资报酬,您可能需要采取以下九种途径来寻求法律支持: 1. 举报投诉:如果您或您的代表组织认为有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可以向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举报投诉。在2年内,如果您的举报投诉没有被发现或投诉,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查处。 2. 调解仲裁:如果您和您的员工之间发生了劳动人事争议,可以申请调解仲裁。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您知道或应当知道您的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3. 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如果您需要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规定,可以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可申请的信息包括由政府履行职责过程中制作或获取的,以一定形式记录、保存的信息。 4. 政策咨询:如果您想了解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方面的法规政策规定,可以通过拨打“12333”热线电话、登录人社部门门户网站“网上咨询”栏目或者到各地人社部门信访接待室进行咨询。 5. 信访:适用于信访途径反映的问题包括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制定或执行政策提出意见和建议的;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投诉等。 6. 申诉:如果您对机关、事业单位做出的人事处理不服,可以通过申诉途径处理。 7. 行政复议:如果您认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未提起行政诉讼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向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复议,也可以向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 8. 工伤职工劳动能力再次鉴定申请:如果您是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或者用人单位,对各地级以上市(含顺德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或复查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到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9. 司法途径:适用于司法途径反映的问题包括:依法应当由司法机关处理的申诉和控告类信访问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人社部门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人事争议,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等。
1、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 2、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34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