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当事人有证据足以证明没有主观过错的,不予行政处罚。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制定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规范行使行政处...
《刑法》第220条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一十三条至第二百一十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正常情况下,按照行政处罚的规定法律依据包括以下的种类: 1、宪法.由我们国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宪法是我们国家一切法律,包括其他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等制定的依据,当然也是一切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任何法律、法规、地方性法规、行政规章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如果违背了宪法,就失去了其法定依据的作用。但一般来说,宪法只是规定一般原则,在适用时一般不直接引用。 2、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者人大常委会制定,包括各种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的普通法律和各种行政管理的法律,在这些行政管理的法律中对各种违反行政管理法律的行为规定了不同的行政处理和行政处罚。 3、行政法规.由国务院制定,由国务院依据宪法和行政法律制定的行政管理法规。 4、地方性法规.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常委会或者由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人大常委会依据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制定。 5、行政规章.由国务院部、委以及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批准的较大市的政府依据行政管理和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制定,特殊情况下也可以由国务院授权具有行政处罚权的直属机构依法制定。 我们说在正常情况下,上列除宪法外的四种行政法律、法规、规章可以作为行政处罚的“法定依据”,是在这些法律、法规完全合法有效的情况下而言的。并不是说任何行政处罚只要依据了上述名称的法律、法规,就是符合“法定依据”了。
《行政处罚法》明确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应当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行政机关应当按照本法规定的程序进行行政处罚。因此,行政处罚当事人应当是违反行政秩序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60日内申请行政复议,或者三个月内依法向当地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我是行政复议工作人员,你不要相信答案中15天内提出复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但是法律规定的申请期限超过六十日的除外。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188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3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