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的规定,签订租房合同一般具备房屋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同时,在...
租房合同的当事人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合同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的有效。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七百零四条的规定,签订租房合同一般具备房屋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同时,在符合法律规定的生效条件时,则签订的租房合同有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需要关注:一、审查合同主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与承租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条件;二、审查租赁的客体是否合格,即出租人的房屋是否为法律、法规允许出租的房屋;三、审查房屋租赁手续是否完备。房屋产权证明并非是合法出租的充分条件,还应按有关规定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租赁合同也要进行租赁登记方可生效。在房屋租赁的过程中,房屋租赁合同是维护双方权益的一份具有法律效应的文书,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需要谨慎对待。
只要租赁合同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订立合同的双方都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就合法有效。《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是真实的;(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和公序良俗。第四百六十五条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护。依法成立的合同只对当事人有法律约束力,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民法典》第七百零五条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超过20年,超过部分无效。租赁期届满,当事人可以续订租赁合同,但约定的租赁期限自续订之日起不得超过20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65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2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