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若当事人明知该物品是他人通过非法途径即盗窃的方式获得的,且购买该物品的,则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收益罪; 但若当事人购买该物品时不知其来源的...
也是属于违法行为是否是犯罪行为需要看情节的比如购买的赃物金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借别人东西偷偷卖掉不算犯罪,属于民事纠纷。2、根据《刑法》第13条的规定,犯罪是指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的行为。对于借别人的东西偷偷卖掉的行为,《刑法》并未将其规定为犯罪,因此不构成犯罪。3、借别人东西偷偷卖掉,借东西的人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包括两种不同的情形:(1)卖掉所借东西的行为有效,第三人善意取得该物。这种情况下,借东西者要承担赔偿损失的民事法律责任,因为其借东西的行为是合法的,而且购买者善意取得该物,所以在借东西的人不能返还原物的情况下,应当赔偿损失。(2)卖掉所借东西的行为无效。这种情况下,出借人可以行使追及权,要求购买人返还原物,并可要求出卖人赔偿损失。
偷别人的东西数到较大标准的,构成盗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1000元至3000元、30000元至10000元、30万元至50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考虑社会秩序,在前款规定的金额范围内确定本地区实施的具体金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批准。盗窃在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上无法核实的,盗窃数额是否达到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确定的相关数额标准确定。盗窃毒品等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根据情节轻重量刑。
偷别人的东西金额达到大标准会成为盗窃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盗窃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一些问题的说明》第一条规定,盗窃公私财产价值在一千元到三千元以上,三万元到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到五十万元以上,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金额大,金额大,金额特别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情况,考虑社会治安情况,在定金规定的金额范围内,确定当地执行的具体金额标准,报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认可。跨地区运行的公共交通工具被盗,盗窃地点无法验证的,盗窃金额是否达到金额,金额巨大,金额特别巨大,应当根据受理案件所在地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确定的金额标准进行认定。盗窃毒品等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按情节轻量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87人已浏览
834人已浏览
623人已浏览
53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