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撞车之后只要立即离开现场的都会认定为肇事逃逸,在我国撞车肇事逃逸是不根据撞车超过的时间来界定的,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在我国交通...
算交通事故逃逸。《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 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没有时间限定,只要有逃逸行为的都算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认定,首先,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其次,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肇事逃逸自首时间没有具体规定,既可以是犯罪事实发觉以前,也可以是犯罪事实被察觉之后。关键在于犯罪分子须自动投案。但是犯罪人投案自首的时间早晚,说明其悔悟时间的早晚。同时也说明了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对社会危害性的持续状态长短。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因此,醉驾撞车后弃车逃跑属于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3、空间要素,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属于交通运输肇事逃逸。
交通肇事逃逸是指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其目的在于推卸、逃脱责任的行为。因此,醉驾撞车后弃车逃跑属于肇事逃逸。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1、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2、客观方面,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形。3、空间要素,交通肇事后逃逸行为的空间要素,即该行为是否仅限于“逃离事故现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因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在发生交通事故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的行为,属于交通运输肇事逃逸。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37人已浏览
132人已浏览
670人已浏览
63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