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坠楼砸中路人致其死亡责任为如果坠楼者已死,则要承担过失致人死亡的刑事责任。如果坠楼者未死,则不应承担刑事责任,但是需要对路人的死亡承担民事赔...
(1)高空坠落物件损害的举证责任在被告,你无需承担举证责任;(2)石头即使不是人抛的,哪怕是自然坠落的,其管理人也需承担赔偿责任;(3)在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此问题需要分情况讨论,第一种情况,有行为人的:如行为人以杀人故意高空抛物的,则抛物只是手段,不能独立评价。则若符合犯罪构成四要件即成立故意杀人罪。如行为人并无杀害具体相对人的故意但对于抛物存在主观上的故意,则成立高空抛物和以危险方法危害公众安全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即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若行为人对于结果的发生主观上是过失而非故意,则成立则成立高空抛物和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众安全罪的想象竞合从一重罪即过失以危害公共安全罪处罚。第二种情况,高空坠物无具体行为人的,则一般不构成犯罪,但建筑物的所有人使用人管理人等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无法查清具体责任人的,可能承担该责任的主体须依据公平分担损失规则对受害人进行补偿,但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 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放危险物质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二款【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二【高空抛物罪】 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三条 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五十四条 禁止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的,由侵权人依法承担侵权责任;经调查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补偿后,有权向侵权人追偿。 物业服务企业等建筑物管理人应当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防止前款规定情形的发生;未采取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的,应当依法承担未履行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发生本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的,公安等机关应当依法及时调查,查清责任人。
小区里楼顶高空坠物致人损害的民事责任,由坠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如果所有人或管理人不明确,由建筑物的所有人或管理人承担连带责任。
想了解轿车停在楼下被高空坠物砸中的规定,一般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侵权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的外,由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给予补偿。该规定对担责者进行了限定,令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既不会造成有损害结果而受害人得不到救济的情况,也不会导致因义务人过多导致个人补偿数额过小而起不到警醒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建筑物使用人尽善良注意义务,预防该类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会将补偿义务人的范围无限扩大化,所以这一立法规定较为合理,体现了公平原则。 在确定了承担补偿责任的责任主体后,各“可能加害的建筑物使用人”之间应承担按份责任而非连带责任。理由:按份责任可以减轻压力,使得受害人更容易得到补偿。同时,通过“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主动提供证据证明自己不是侵权人,可以缩小加害人范围,经济上的驱动更能刺激他们作证的义务。另外,按份责任的承担也可以起到预防类似案件发生的作用。而连带责任,一是过分加大了使用人的责任,达不到息诉的目的且不利于社会安定;二是有违公平原则,若要“可能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连带责任,则会让真正的加害人逍遥法外,使得正义无法实现;三是连带责任将导致内部之间求偿权的无法实现。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18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518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