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以下情况都有可能引起借款利息纠纷: 1、借款合同约定了利息,但约定不明确; 2、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仅口头约定了利息; 3、其它可能引起借贷...
以下情况都有可能引起借款利息纠纷: 1、借款合同约定了利息,但约定不明确; 2、借款合同未约定利息,仅口头约定了利息; 3、其它可能引起借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借款时没有写借条。 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当事人仅以口头承诺的方式来约定借款事实,而没有写借条、借据等书面借款协议,借款人到期不还钱,出借人一般无充分证据证明借款及利息事实,诉讼时很难得到法院的支持; 2、书面约定借款,但对利息没有约定。 如果借条中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一般情况下法官都认定为无利息约定,理由是既然以书面形式约定了借款,而在书面约定中无记载利息的约定,所以,法官可能会判断当事人对没有利息这一事实达成了一致,即便有其它证据但不很充分的情况下,很难使法官确信为有利息的约定,也难以证明利息约定的高低。 3、约定的利息不符合法律规定。 双方当事人约定的利息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4倍,对超出部分法院不予保护。
以下情况会引起贷款利息纠纷: 1、借款人对利息协议不明确或者未达成协议的。例如,未确定利息的货币、比例和期限; 双方因履行而发生争议的; 3、利息超过银行同类贷款利息引起纠纷; 4、其他情况。
民间借贷中的利息纠纷: (1)书面约定借款但没有约定利息:如果借条中没有约定利息或者约定不明确,一般视为不支付利息。出借人主张支付借期内利息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2)借贷利息约定不符合法律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8人已浏览
117人已浏览
113人已浏览
14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