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 2、其成立条件是: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
一般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行为。其成立条件是: 1.犯罪以后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即犯罪嫌疑人自动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自首,是指犯罪人在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罪行,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行为。 一般自首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自动投案,即犯罪嫌疑人在犯罪之后归案之前,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听候司法机关处理的行为,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犯罪事实和犯罪嫌疑人都没有被发现,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 犯罪事实已经被发现但不知犯罪人是谁,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 犯罪事实和犯罪人已经被发现,在司法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之前,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 2、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这是自首成立的根本条件,即犯罪嫌疑人必须以各种方式向有关机关如实供述自己的主要犯罪事实。 犯有数罪的犯罪嫌疑人仅如实供述所犯数罪中部分犯罪的,只对如实供述部分犯罪的行为,认定为自首。共同犯罪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除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还应当供述所知的同案犯,主犯则应当供述所知其他同案犯的共同犯罪事实,才能认定为自首。 犯罪嫌疑人自动投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后又翻供的,不能认定为自首,但在一审判决前又能如实供述的,应当认定为自首。
自首判刑的原则主要为:主要根据犯罪事实。犯罪人投案自首可以使其犯罪所造成的危害社会的持续状态结束,但是给社会造成的损害并不会因自首而消灭。犯罪人投案自首,仅仅表明对自己所犯罪行的态度,并不会改变其原来犯罪事实。因此,审判人员在决定对自首的犯罪分子量刑,必须以其犯罪事实为主要根据。在司法实践中,审判人员首先按照自首者罪行的轻重对照有关法律,拟定一个刑罚幅度,而后结合自首的从宽情节,所以要把握好度,做到严宽适度,不枉不纵
准投案自首又称特殊投案自首,取强制措施的嫌疑人、被告人,积极向司法机关供述未掌握的非同类犯罪行为。该行为视同自首处理。与一般自首相比,特殊自首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是适用对象的特殊性。一般自首适用于一般犯罪者,特殊自首适用于采取强制措施的嫌疑犯、被告人和服刑的犯罪者,其次是适用条件的特殊性,特殊自首的适用条件是司法机关还没有掌握的本人的其他犯罪。准自首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根据职务犯罪事件的实际情况,在职务犯罪事件认定自首、立功等量刑情况的意见中,细分了认定情况。犯罪者如实说明事务机关没有把握的犯罪,与事务机关掌握的犯罪不同的事务机关把握线索的犯罪事实不成立,在这个范围内犯罪者说明了同样的犯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