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受贿罪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行为。受贿罪的构成与特征,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
1、行为人受贿的数额是否达到5干元。受贿的数额达到5千元的,构成受贿罪;而对于受贿的数额尚未达到5千元,情节较轻,一般应视为一般违法行为,由...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受贿罪的行为方式有两种: 受贿罪 一是索贿。即行为人在公务活动中主动向他人索取财物。 二是收受贿赂。即行为人非法收受他人财物,并为他人谋取利益。谋取的利益可以是不正当利益,也可以是正当利益。主动索取他人财物的行为,比被动受贿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因此《刑法》规定,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就构成受贿,而不要求行为人有为他人谋取利益这个条件。 受贿罪在客观方面除了有索贿和收受贿赂这两种基本行为形态外,还包括以下两种表现形式:①收受回扣、手续费。如《刑法》第385条第二款规定。②斡旋受贿。如《刑法》第388条规定。
行贿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行贿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行为。与受贿的形式相对应,行贿也分为两种情形:一是行为人主动给予受贿人以财物。在这种情况下,无论行为人意图谋取的正当利益是否实现,均不影响行贿罪的成立。二是行为人因国家工作人员索要而被动给予其财物。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行为人是因被国家工作人员勒索而被迫交付财物,只有在行为人获得不正当利益的情况下,才能构成行贿罪。如果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是行贿。
根据最新的刑法理论与实务,构成要件分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对象和行为结果以及期间的因果关系。 行为主体要件: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职和离职的人员,也包括协助国家处理行政事务的农村村民委员会的基层人员,其他的如医疗机构、教育机构、评标委员会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某种条件下也构成本罪的主体。 行为要件:索取贿赂和收取贿赂,为他人谋取利益。外在表现有些表现为低于市场价格购买大宗商品(商品房)、收受干股等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7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