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即绝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一般收入和高收入;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救济金期间或失...
贫困户八项指标是绝对贫困人口;相对贫困人口;低收入人口;一般收入和高收入;无经济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居(村)民;领取失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贫困家庭是指生活困难的家庭,没有特殊的政策补贴,通常年人均纯收入低于865元。 国家对贫困户的定义有其严格的划分标准:绝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低于627元)、相对贫困人口(年人均纯收入628-865元)、低收入人口(年人均纯收入866-1205元);一般收入和高收入(年人均纯收入1205元以上)。家庭人口通常被称为弱势群体,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205元。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区,不同的城市,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贫困标准。目前,国际贫困线标准是世界银行根据购买力平价计算每天1美元收入的标准。 困难户是指不能从事过度体力劳动,或者收入微薄,难以养家糊口,或者没有收入来源,买不起商品房,盖不起自建房,家里没有车,贵重家居用品等。,这是最基本的条件。
(一)贫困人口退出。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主要衡量标准是该户年人均纯收入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且吃穿不愁,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贫困户退出,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在村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并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中销号。 (二)贫困村退出。贫困村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统筹考虑村内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产业发展、集体经济收入等综合因素。原则上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在乡镇内公示无异议后,公告退出。 (三)贫困县退出。贫困县包括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县。贫困县退出以贫困发生率为主要衡量标准。原则上贫困县贫困发生率降至2%以下(西部地区降至3%以下),由县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提出退出,市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初审,省级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核查,确定退出名单后向社会公示征求意见。公示无异议的,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审定后向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报告。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织中央和国家机关有关部门及相关力量对地方退出情况进行专项评估检查。对不符合条件或未完整履行退出程序的,责成相关地方进行核查处理。对符合退出条件的贫困县,由省级政府正式批准退出。
根据以下情况来评定统计单位:以户为单位,一个户口本为一个家庭户,家庭成员为户口本在册的所有人员。且家庭成员中有1个以上的劳动力。家庭经济收入标准:为国家级贫困户标准,按县扶贫办的统计口径为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的户。分了两类,一类为扶贫户:有劳动能力的农户,且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1560元以上。另一类为扶贫低保户:就是有劳动能力的,人均纯收入在1560元以下的低保户。贫困户申报程序:农户户主申请(书面)——入户调查(身份证、户口本、计划生育证、低保证、一折通、残疾证)——村级评议、公示——乡镇审核评议、公示——乡镇录入系统——报县上审批。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23人已浏览
503人已浏览
1,736人已浏览
77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