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限制刑事责任的人包括以下人员: 1、未成年人已满12周岁,不满16周岁。 第二,尚未完全丧失识别或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 又聋又哑的人或盲人。...
关于承担民事责任,需具有承担民事责任的法律地位和法律资格它与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共同构成民事主体的理论基石,但却没有如同民事权利能力、...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识别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识别能力是指一个人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普通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年龄,正常的生理和智力发育,它有能力识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因此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刑法第十七条规定,16岁以上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责任,是依据国家刑事法律规定,对犯罪分子依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的法律责任。刑事责任与行政责任不同之处:一是追究的违法行为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的是一般违法行为,追究刑事责任的是犯罪行为;二是追究责任的机关不同:追究行政责任由国家特定的行政机关依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决定,追究刑事责任只能由司法机关依照《刑法》的规定决定;三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后果不同:追究刑事责任是最严厉的制裁,可以判处死刑,比追究行政责任严厉得多。刑事责任包括两类问题:一是犯罪;二是刑罚。 中国理论界对于刑事责任的界定,观点不一。影响较大的是否定评价说,即认为,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及本人所作的否定评价和谴责。 具体表现为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讯和刑罚处罚。中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有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 行为人实施刑事法律禁止的行为所必须承担的法律后果。负刑事责任意味着应受刑罚处罚。这是刑事责任与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道德责任的根本区别。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犯罪行为而应当承担的国家司法机关依照刑事法律对其犯罪行为和本人的否定性评价和谴责。具体来说,犯罪分子有义务接受司法机关的审判和处罚。我国刑法规定,故意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规定的承担刑事责任的方式是受到刑事处罚。 《刑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刑罚分为主刑和附加刑。第三十三条规定主刑的种类如下:(一)控制;(二)拘役;(三)有期徒刑;(四)无期徒刑;(5)死刑。 第三十四条规定附加刑的种类如下:(一)罚款;(二)剥夺政治权利;(3)没收财产。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有刑事责任能力的情况下,才会承担刑事责任,受到刑事处罚,比如14岁以下的人,或者完全无法控制和识别自己能力的精神病人。即使他们犯罪,也不能因为没有刑事责任能力而受到刑事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0人已浏览
852人已浏览
1,232人已浏览
2,43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