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事立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
1、单位和个人的报案、举报 刑事诉讼法108条第一款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任何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控告、举报,包括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和公民。 2、犯罪嫌疑人自首。 3、司法机关依职权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犯罪材料。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利也有义务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举报。 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有权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报案或者控告。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对于报案、控告、举报,都应当接受。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的,应当移送主管机关处理,并且通知报案人、控告人、举报人;对于不属于自己管辖而又必须采取紧急措施的,应当先采取紧急措施,然后移送主管机关。 犯罪人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自首的,适用第三款规定。
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立案的材料来源主要有: 1、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自行发现的犯罪事实或者获得的犯罪线索; 2、单位和个人的报案或者举报; 3、被害人的报案或者控告; 4、犯罪人的自首。
案材料是立案所依据的有关事实材料。分为两类材料和实物材料。从获取途径来看,刑事立案材料主要包括被害人的揭发和控告材料、法人和公民的举报材料、犯罪分子的自首材料以及司法机关直接发现和获得的材料;民事和行政立案材料主要包括原告的起诉和其他相关材料。备案材料的可信度直接关系到备案的准确性。因此,法律规定,材料的真实性、具体性和来源的可靠性必须经过审查。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8人已浏览
1,813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