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1、对于电信诈骗案件,我国公安机关进行立案追诉的数额标准一般为三千元;涉案金额达到三千元的,即可以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刑法》规定,诈骗公...
最近电信诈骗层出不穷。徐被骗后自杀,甚至很多大学教授和明星被骗,值得大家警惕。那么电信案件的常见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1、冒充公安法人,向被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电信诈骗立案标准分为金额标准和金额标准金额标准,即通过电信诈骗,3000元为金额较大,涉嫌诈骗,可以立案。当数量难以确定时,以网上发布的短信、电话或欺诈信息的浏览量为立案标准。参考标准是发送5000条以上诈骗信息,或者拨打500人以上诈骗电话,或者在网上发布诈骗信息,页面浏览量超过5000次。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产,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电信诈骗,是指以虚假,冒用的身份证办理入网手续并使用移动电话,造成电信资费损失数额较大,定诈骗罪。具体的立案标准由最高院司法说明确定,达到金额大时必须立案。《关于处理电信网络欺诈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意见》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处理欺诈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问题的说明》第一条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欺诈,欺诈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以上,30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上,应分别认定为刑法第266条规定的金额大金额大金额特别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对欺诈罪的处罚规定:欺诈公私财产,金额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管制,处罚金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处罚金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罚金额本法另有规定的,按规定。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隐瞒事实的真相或者故意捏造事实,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从而达到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目的。 1、主观方面: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为直接故意,故意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骗取并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2、犯罪主体: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满足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上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满16周岁及以上的公民,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触犯刑法上所规定的必须承担刑事责任的8种罪名,不承担刑事责任。)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3、犯罪客体: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运用诈骗的手段犯罪的,不以非法占有公私财物为目的的,不以诈骗罪论处,例如拐卖妇女儿童罪,骗取个人信息而入户抢劫的抢劫罪等等。诈骗罪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例如,骗取个人信用卡信息的,成立信用卡诈骗罪。骗取金融机构贷款,成立贷款诈骗罪。 4、客观表现:使用欺诈方法骗取公私财物。故意隐瞒事实的真相或者故意捏造事实,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这种欺诈的行为,不仅仅只是言语的隐瞒也包括不作为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5人已浏览
72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1,4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