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影响血液中的酒精含量的因素很多,如体重、饮酒量、酒的浓度、饮酒后经过的时间、代谢功能等等。在理论计算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时,全盘考虑各项因素是不...
抽血化验醉驾一般不可以复检。如果不是因为鉴定单位违规操作等原因,个人对鉴定结论有异议的,不予采纳。所以不能提出重新鉴定。鉴定结论要告知当事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般不会,血液中乙醇含量测定是法医毒物分析基本工作之一。血液中乙醇含量在保存过程中可能会因为氧化、挥发和微生物降解而减少,也可能因为血液腐败自身产生乙醇成分而升高。血醇样本保存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评判。影响乙醇结果稳定性的四个因素即血液的保存温度、储存容器中空气所占比例、乙醇质量浓度和有无抗凝血剂、抗氧化剂分三水平通过正交试验的方法进行考察,以期确立影响血液中乙醇含量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温度、储存容器中空气所占比例、质量浓度、防腐剂四个因素中温度对血液质量浓度保存稳定性影响最大,其中4℃情况下保存血液样本,稳定性结果最佳。此外,血液样本若在常温情况下放置,可加入1%防腐剂,以防止血液腐败自身产生乙醇成分。
一般70公斤重的人喝一罐330毫升啤酒4小时后抽血化验,一般不是在酒驾状态了,但还要具体看饮酒者的实际体重和解酒功能等。可以通过理论计算和推算。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变化只能作大概率推算:饮酒后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在40分钟左右达峰值,在体内的半衰期一般为三小时。理论计算公式:血液酒精含量mg/100ml=(饮酒量(ml)×酒精含量%×114】)÷体重(公斤)设体重70公斤,喝约330毫升啤酒,酒精浓度3.6%,套入公式:酒后血液酒精含量峰值=约330毫升×3.6%×114÷70=19.34(mg/100ml)。据以上理论计算,酒后血液酒精含量峰值没有达到酒驾的标准,过三小时后血醇含量会减到9.67mg/100ml左右,为了安全起见,4小时后可以开车。按上述公式套入计算和推算,可以大至了解自己饮用多少酒后经过多少时间可以开车。
酒后驾车取决于你的酒精含量,而不是喝酒的时间。所以没有办法根据时间来判断是否属于酒后驾车。根据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局发布的车辆驾驶员血液和呼气酒精含量阈值及检验(GB19522-2004)规定,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驾驶行为。酒后驾驶是指驾驶员血液中酒精含量超过或等于80mg/100ml驾驶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05人已浏览
468人已浏览
2,213人已浏览
98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