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民事活动是民事主体所实施的一切行为的总和,包括民事行为和事实行为。 2、民事行为是以意思表示为要素,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
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职业活动中最重要的法律。动者有权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有权获得劳动报酬、休息和休假,有权保护劳动安全和卫生,有权接受职业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的适用范围是受理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理解民事诉讼的适用范围,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民事诉讼法的适用主体,是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二是,提起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而产生的纠纷,其中财产关系是指基于物质财富关系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基于债权、物权、而形成的相互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人们基于人格和身份而形成的相互关系,如姓名权、名誉权,以及有关婚姻、、继承等家庭关系。三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纠纷解决方式是诉讼,除了诉讼以外,还有仲裁、等的解决方式,这些方式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调整,不适用民事诉讼法。除此之外,民事诉讼法还有其在空间上的适用范围,即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的民事诉讼,都适用本法。也就是说,无论该民事纠纷是否发生在我国领域内,无论诉讼主体是中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还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只要是在我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活动,都必须遵守本法。
目前的这个行政民事裁定书的范围,具体是1、对一审法院作出的不予受理裁定、驳回起诉裁定和管辖权异议裁定,当事人可以在一审法院作出裁定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逾期不提出上诉的,一审人民法院的裁定即发生法律效力。对于除以上三类裁定之外的其他所有裁定,当事人无权提出上诉,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1、行政裁决是指行政机关或法定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律授权,对当事人之间发生的、与行政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与合同无关的,民事纠纷进行审查,并作出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2、民事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审理完结时,查明并认定案件事实,正确适用法律,行使国家审判权,对案件中的实体问题作出权威性判定。 3、民事裁定则是指法院为处理民事诉讼中的各种程序性事项所作出的结论性判定。
民事诉讼范围主要有以下: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案件,财产关系案件,是指因财产权利发生纠纷而引起的诉讼争议。如买卖、租赁、合同、侵犯财产权、、案件、侵犯肖像权和名誉权等案件。 2、商法调整的商事法律关系发生的案件。如票据纠纷案件、权益案件、企业法人破产案件、海事海商案件等。 3、经济法调整的经济关系中属于民事性质的诉讼。如因环境污染引起的赔偿纠纷案件,因不正当竞争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案件等。 4、调整的部分劳动关系发生纠纷的案件。 5、法律规定由人民法院适用解决的其他案件。如选举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选民资格案件;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宣告失踪或宣告死亡案件、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案件、认定财产无主案件等。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4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537人已浏览
2,6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