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虐待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
虐待罪的犯罪对象是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行为人构成虐待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虐待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中的平等权利和人身权利。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被害人没有能力告诉,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无法告诉的除外。
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条规定:“禁止歧视、侮辱、虐待、遗弃老年人。”依照我国《刑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犯虐待罪没有引起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只有被害人向法院自诉,法院才处理;引起重伤、死亡的,则由人民检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诉。
虐待子女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260条的规定,本罪属于告诉才处理的自诉案件,一般采取不告不理的原则;被虐待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对于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则属于公诉案件,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 具有虐待行为且达到情节恶劣。这里所说的“虐待”,具体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虐待行为有别于偶尔打骂或者偶尔的体罚行为的明显特点是:经常甚至一贯进行的,具有相对连续性。这里所说的“家庭成员”,是指在同一家庭中共同生活的成员。非家庭成员间的虐待行为,不构成本罪。根据法律的规定,虐待行为必须是情节恶劣的才能构成犯罪。可以说“情节恶劣”,是本罪的罪与非罪的重要界限。情节恶劣,指虐待的动机卑鄙、手段凶残;虐待年老、年幼、病残的家庭成员;或者长期虐待、屡教不改的等等。“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是指由于被害人经常地受到虐待,身体和精神受到严重的损害或者导致死亡,或者不堪忍受而自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4人已浏览
76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