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有三个方面。主观方面主观方面即行为人的主观动机,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动机一般是逃避抢救义务以及逃避责任追究。这种动机是积极的...
我的解答是: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尽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因此,2021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主要在于: 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表现是没有竭尽全力救助,实施了逃避行为。 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你朋友怕“惹上麻烦”这种心态明显属于逃避法律追究,并且没有对被害人实施救助,应当属于“逃逸”行为。
交通肇事后逃逸是指交通肇事导致严重后果后不尽法律义务,反而自行离开现场,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因此,2021交通事故逃逸的认定主要在于: 1、交通肇事逃逸的前提条件是“为逃避法律追究”; 2、交通肇事逃逸的客观表现是没有竭尽全力救助,实施了逃避行为。 因此,交通肇事逃逸并没有时间和场所的限定,不应仅理解为“逃离事故现场”,对于肇事后未逃离(或未能逃离)事故现场,而是在将伤者送至医院后或者等待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时候逃跑的,也应视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你朋友怕“惹上麻烦”这种心态明显属于逃避法律追究,并且没有对被害人实施救助,应当属于“逃逸”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的相关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如果尚未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对其处以200元以上2021元以下罚款的行政处罚。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核发地车辆管理所将对其终生不得重新获取机动车驾驶证的决定记入全国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统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99人已浏览
486人已浏览
327人已浏览
2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