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遗嘱人:姓名、年龄、民族、户籍所在地(未在户籍所在地的,列出现住地)、身份证编号。 我立此遗嘱,对我所有的财产,作如下处理: (一)我自愿将...
我国法律承认自书遗嘱的效力,但是因为自书遗嘱大多是遗嘱人在非公开场合撰写,难免对其真实性会产生怀疑。因此自书遗嘱要满足以下要求: 1、具备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首先要在继承房地产公证处办理房地产继承公证,在房地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地产继承手续。 二、继承公证需要带两证两证。 1、向继承人所属派出所发行继承人的死亡证明书 2、向死者所属单位(或居委会.村委会)发行继承人证明书 3、继承人的身份证明 4、继承的房地产证明书或其他证明书。 5、继承人生前立的遗嘱(遗嘱继承的情况)。 3、向房地产交易中心提交房地产继承所需的资料。 1、房屋所有权证书; 2、继承公证; 3、继承人的身份证和复印件 4、房屋所有权登记申请书(接收窗口接收)。
遗产继承的办理,如果有遗嘱情况,需要指定继承人在死者死亡2个月以内,凭死者死亡证明,婚姻情况证明,死者财产证明(银行存折或房产证等),合法遗嘱,继承人身份证,户口本,婚姻情况证明,到本地公证处,做遗产继承公证手续,缴纳完毕公证费用,就可以取得继承公证书。
尽管遗赠与遗嘱继承有诸多相同之处,但从根本上说二者是两种性质不同的民事法律行为。两者区别如下: 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且必须是自然人。 2.二者所指向的客体范围不同。遗赠的客体只包括财产权利,不包括消极的财产义务,但执行遗嘱不得妨碍清偿遗赠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而继承的客体范围不仅包括财产权利还包括财产义务。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的税款和债务以被继承人的实际遗产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的部分,继承人可不予清偿,但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但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可以不负偿还责任。 3.权利的接受、行使方式不同。受遗赠人只有依法在法定期间(在知道受遗赠的两个月)内明确作出接受的意思表示时才视为接受,否则视为放弃遗赠。而遗嘱继承人在继承开始后,遗产分割处理前,明确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才能有效。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受遗赠人无权参与遗产分配,这也不同遗嘱继承人。 4.在遗嘱继承中,遗嘱人可在遗嘱中指定候补继承人,而在遗赠中则不能指定候补的遗赠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4人已浏览
225人已浏览
146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