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
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 (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节严重:(一)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者或其近亲属精神障碍、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4)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
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造成被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二年内曾因诽谤受过行政处罚,又诽谤他人的;其他情节严重的情形。依据:《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3〕21号)第二条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严重情节:(一)实际点击、浏览同一诽谤信息5000次以上,或转发500次以上;(二)造成受害人或者其近亲属精神失常、自残、自杀等严重后果的;(三)两年内因诽谤受到行政处罚,诽谤他人的;(四)其他情节严重的。具体分为以下认定标准:(一)数量标准《解释》第二条第(一)项规定,同一诽谤信息实际点击、浏览5000次以上或转发500次以上,应认定为诽谤严重情节。如果很多人点击、浏览并知道一个捏造损害他人声誉的信息,说明受害人的声誉受到了损害,具有现实社会的危害。点击和浏览次数确定为5000次,这是基于实证研究的结果和相关司法解释的先例。转发次数确定为500次,与点击和浏览次数保持10-10次关系。根据网络传播规律,听取了专业部门的意见,进行了技术论证,并严格谨慎地确定。需要注意的是,解释中规定的上述数量标准是指点击、浏览或转发相同诽谤信息的实际次数。这意味着在计算具体数量时,应扣除受害者点击、浏览或转发的次数,以及网站管理人员点击维护网站的次数。此外,还应扣除其他故意虚假增加和点击,导致统计扭曲次数。
(1)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2)必须有散布捏造事实的行为。(3)诽谤必须针对特定人群,但不必指名道姓。只要从诽谤的内容中知道受害者是谁,就可以构成诽谤罪。(4)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行为必须属于情节严重的,才能构成本罪。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式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二)公开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治安管理处罚的;(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2人已浏览
675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