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认定如下: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2、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
机动车驾驶人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具体认定如下: 1、必须满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构成要件; 2、交通肇事者的逃逸行为与被害人死亡间具有刑法上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交通肇事罪的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 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 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行为人交通肇事后,在人身未受到控制时,为逃避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而使自己的人身不受被害人及其亲属、群众、事故处理人员控制而离开的行为。 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依据《解释》规定逃跑的时间是在发生交通肇事后。这个时间段应界定为在事故发生后的当时至行为人被事故处理机关关押或押解途中前的这段时间。行为人在这个时间段逃跑的,属于《解释》规定的“逃跑”行为,在被关押或押解途中脱逃的,属脱逃罪,而非定本罪。
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都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2、事故一方逃逸,事故认定结果为双方均不负责任,即事故,逃逸一方承担全部责任;3、事故一方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逃逸一方有安全违法行为或驾驶错误,另一方无过错,逃逸一方负全责;事故一方逃逸,事故的认定结果是事故双方都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2人已浏览
247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