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不经过劳动仲裁,可以直接到法院起诉。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有3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
劳动争议一般需要先经仲裁才能起诉。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未作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仲裁后,当事人不服劳动仲裁的,应当在十五日内起诉。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走过仲裁程序以后还可以到法院起诉。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 2、如果法院在有被执行人财产线索的情况下,6个月还未执结,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3、法律依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二十六条【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
原则上不能。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应当首先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起劳动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定后,劳动者或者用人单位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有些特殊情况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诉讼请求只涉及支付拖欠劳动报酬,不涉及其他劳动关系纠纷,可以以公司出具的工资不足为证据,直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延伸】问:诉讼费用一般由谁支付?答:当事人进行民事诉讼时,应当按照规定缴纳案件受理费。财产案件除案件受理费外,还按规定缴纳其他诉讼费。当事人支付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的,可以按照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缓交、减交或者免交。另行制定收取诉讼费用的方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0人已浏览
778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