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人民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
人民法院行使国家审判权。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是最高审判机关,地方人民法院是地方审判机关。最高人民法院监督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债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方式为,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撤销债务人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 所谓债权人撤销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所实施的危害债权的行为,可请求法院予以撤销的权利。
债务纠纷发生后,债权人可以用以下方法保护自己的债权 1、谈判方式:双方发生债权债务纠纷后,双方可以通过谈判解决纠纷。 2、诉讼方式:如果不能达成一致意见,债权人可以携带身份证、户籍簿、诉讼状、借书等证据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法院判决对方还钱,对方在判决书规定规定的履行期内仍不还钱,债主可以在法院判决履行期满之日起两年内向判决的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3、支付命令:债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命令申请借款。如果对方在十五日内没有提出异议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法院执行。
(1)公民在行使权利时,要自觉维护国家利益首先,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维护了国家利益,公民个人利益、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其次,国家利益要靠法制来维护,公民要自觉地维护国家利益,就必须在法制轨道上行使公民的权利,用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模范地遵守国家法律,才能维护国家利益。违反法律,不仅会损害国家利益,同时也会失去自己的权利。(2)公民在履行义务时,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公民利益与国家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但在某些具体问题上,也会产生矛盾。国家利益代表了公民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公民个人利益往往又表现为局部利益,眼前利益。如果一定时期,国家政策向国家利益倾斜多了,照顾了公民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就会影响公民当前利益的满足。国家工作的安排、政策的制定要做到统筹兼顾。但作为公民个人要坚持以国家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必要时,还应牺牲个人利益来保证国家利益。有些应试化,考试还是需要口号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53人已浏览
2,448人已浏览
1,331人已浏览
1,2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