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赠予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赠予,另外一种是无偿赠予。普通赠予也被称为直系亲属赠予,需要提供双方的关系证明,接受赠予的范围需要是具有赡养关系...
1.二者的受让主体不同。遗赠的受让人必须是法定继承人以外的自然人,或国家及其他社会组织。而遗嘱继承中的受让人,即继承人必须在法定继承人范围内...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遗嘱是被继承人在死亡前以书面形式对自己的财产进行处分的意思表示,一般对象为法定的继承人。而赠与,则是财产所有权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赠送他人的行为,其对象即受赠人可以是法定继承之外的其它人。
遗嘱继承,即被继承人在生前订立遗嘱,指定继承人继承自己的遗产。遗赠,即被继承人生前订立遗嘱,将遗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遗赠扶养协议,即被继承人与扶养人订立协议,由扶养人负担被继承人生养死葬的义务,被继承人的全部或部分财产在其死后转归扶养人所有。该方式主要出现在老人无人赡养的情况下。法定继承,即在上面三种情况都不存在的情况下,法律根据亲属关系的远近确定的遗产分配顺序
这种行为的实质是财产所有权的转移。 两者的区别如下: 1.赠与需要有当事人双方一致的意思表示才能成立。如果一方有赠与意愿,而另一方无意接受该赠与的,赠与合同不能成立;赠予只有一方的给予,不需要另一方的接受与否,只要赠予方同意即可成立实行。 2.赠与是法律语言,是一种极为严谨的表达方式,一般要通过法律程序来完成。赠予是文学语言,并不是一个法律用语,从法律角度无此定义。 3.赠与是赠与人将自己的财产无偿给予受赠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一种行为;赠予是指送财物或他物给人,是一种单方面的行为。 4.“予”本身就含有给某人的意思,所以赠予有时候可以不用接人,直接接物;而“与”后面就只能是接人,指向受赠对象,所以赠与之后所接的只能是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46人已浏览
220人已浏览
255人已浏览
5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