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被威胁报警,应当注意搜集对方威胁的证据,报警后,主张侵权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条侵害民事权益,应当依照本法承担责任。本法所称民事权益,...
1、当举报人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 2、公安机关应当积极进行调查,查明举报人是否受到实质性威胁,以及威胁到了何种程度,进而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然可以报警,公民被恐吓报警,公安机关根据具体情节予以处理。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拓展资料 恐吓罪,是指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恐吓他人,对他人的安全产生危险的犯罪行为。台湾刑法中妨害自由罪的一种。 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所侵害的法益是个人日常生活的安宁以及生活安全不受他人恐吓的自由。 (2)本罪的行为客体是单个的自然人。 (3)本罪的行为是恐吓,即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通知他人,使其产生畏惧。加害内容以加害生命、身体、自由、名誉、财产等事项为限。行为人只要客观上将加害内容通知他人即为已足,不论行为人主观上是否真有实现加害的意图。 行为人所通知的恶害必须为行为人所能左右控制,而且在客观上,一般人均认为足以造成危害。恐吓行为必须以直接或确定的间接方式,不包括不确定的间接方式。 所谓确定的间接,是指行为人虽不直接恐吓被害人,但将恐吓事实告知特定人,并明示其通知被害人。所谓不确定的间接则指行为人只对不特定的人扬言恐吓事实,并未明示任何人将恐吓事实转告被害人。 (4)行为人的恐吓行为,一旦完成,能使被害人心生畏惧,即可构成本罪,而无需行为人所恐吓的事项成为事实。
被人威胁了应当保持头脑冷静,及时打电话进行报警,注意留存证据留意威胁者动向,寻求警方帮助,向警方提供被恐吓的证据,将事情交给警察处理。公安机关可视情况对对方采取行政拘留,情节严重者可能会按寻衅滋事罪追究法律责任。
1、由公安机关根据实际情况来予以处理: 一、威胁他人,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构成敲诈勒索罪,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最后交由法院审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二、威胁行为未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2、《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81人已浏览
270人已浏览
204人已浏览
2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