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有下列情形之一,并且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当立案: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依照法律规定申请或者申请未获许可,又拒不服从解散命令; 举行集会...
1、有罪与无罪的界限主要从犯罪构成的客观性和主观性来区分。虽然有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行为,但不拒绝服从解散命令或者造成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未按法律规定申请、未经许可或未按主管机关许可的起止时间、场所、路线进行,拒绝服从解散命令,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应立案起诉。
犯本条所规定之罪的,对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或者。
一、本罪与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罪的界限 三罪都是聚众性犯罪,且本罪与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秩序罪都以阻碍公务的执行为共同特征,但后二罪是刑法意义上的聚众犯罪,一般具有人数不确定性、随时可增可减的特征,而本罪由于其行为性质决定了聚众人数一般具有确定性,另外主要区别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管理制度后二罪侵犯的客体分别是工作、生产、营业、教学、科研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 2、本罪虽然在客观上扰乱了社会秩序,但严重破坏社会秩序之结果发生在举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的过程中,并由此决定本罪实际发生场合范围的广泛性,可能是某一个公共场所、交通线路,也可能是机关、团体、单位的门前、院内,还可能没有单一的地点,而是涉及若干地点场合、路线,从而既可能扰乱公共秩序,也可能扰乱公共场所、交通秩序,或者二者兼有之。而后二罪不具有上述特点。 二、本罪与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的界限 两罪在客观上都扰乱了公共秩序,而且在涉及国家机关时,同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一样,都扰乱了国家机关的正常工作秩序。两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客体不同。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集会、游行、示威的管理制度,后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正常的工作秩序。 2、行为方式不同。本罪行为方式既包括暴力性的,也包括非暴力性的。而后罪采取的则是冲击这一暴力性扰乱方式。 3、两罪实际发生的场合范围不同。本罪发生的地域范围广泛,而后罪只能发生于国家机关的门前、院内,场合单一。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877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598人已浏览
3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