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主张主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所有的抗辩或其他类似的权利。 2、基于保证人地位特有的抗辩权,即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此项权利。 3、保...
1、主张主债务人对于债权人所有的抗辩或其他类似的权利。 2、基于保证人地位特有的抗辩权,即先诉抗辩权。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此项权利。 3、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肯定是交的越多最后得到的养老保险待遇越高。新农保的个人缴费标准,目前设100元到500元5个档次。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缴费标准目前设置了100元至1000元共10个档次。目前,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方法是一致的。 以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为例,比如张三选择了每年100元的缴费档次,并获得地方政府给予的30元/年的缴费补贴。在缴费满15年后,张三的个人帐户储存额按年均存款利率3%测算,他每个月可以领到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为[(100+30)元×15年+个人帐户储存额利息]÷139≈17元,社保问题参保网加上中央确定的基础养老金55元,张三每个月可以领到的养老金约为72元。
1、按担保贷款条件和程序自主审查和决定是否为贷款提供担保;2、要求借款人提供与借款有关的资料;3、有权对借款人进行贷后跟踪审查;4、如借款人未能履行合同规定义务的,担保人有权通知人依合同约定要求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或停止支付借款人尚未使用的贷款;5、在贷款将受或已受损失时,可依据合同规定,采取使贷款免受损失的措施等。
当前的执行实践中,迟延履行利息执行存在的主要问题(注:下文主要引用给付金钱义务民事判决执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表述)有: 1、权利人迟延履行利息事项没提出申请的案件,迟延履行利息该不该执行不统一。由于有些案件的判决书中只明确债务人应支付债权人债权的数额,没有载明利息或违约金计算方法,如“限被告于判决生效后十日内支付原告货款20000元”的情形,因债权人对迟延履行利息的规定不是很了解,导致其在申请执行时,对迟延履行利息不提出申请。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有些执行人员在被执行人交纳了判决书所确定的数额后,即将案件以执行完毕结案。至于此种类型的案件,债务人没有按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期限履行,在法律文书所确定的期限至被执行人支付执行款期间,被执行人需不需要支付迟延履行利息对此,执行人员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被执行人仍需要支付迟延履行利息。其理由是迟延履行利息性质本身是对债务人没有按法律文书规定期限履行行为的一种惩罚,债务人藐视法律逾期履行应受到惩罚;另一种观点认为,被执行人不需支付迟延履行利息。因为“不告不理”是法院受案特点,依照我国法律规定,执行案件受理以当事人申请为原则,法院依职权移送为例外,本案中权利人对迟延履行利息没有提出申请,应作为其对该权利的放弃。 2、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基数不统一。在计算基数上,主要表现为:⑴、以判决书中所确定的本金数额作为计算基数;⑵、将判决书所确定的应由被执行人支付的本金、利息、诉讼费用的总计数额作为计算基数;⑶、将本金、利息之和的数额作为计算基数;⑷、对被执行人在执行过程中已履行部分,仍作为计算基数。 3、迟延履行利息的计算期限不统一。主要存在的计算方法有:⑴、将判决生效时间作为起始时间;⑵、将判决时间作为起始时间;⑶、将申请执行日期作为计算迟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时间;⑷、将执行通知书送达之日作为计算迟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时间;⑸、将执行通知书确定的履行期限届满之日作为计算迟延履行利息的起始时间。 4、迟延履行利息的利率计算不统一。存在的利率计算标准主要有:⑴、按执行时中国人民银行所确定的利率计算;⑵、按判决生效时中国人民银行所确定的利率计算;⑶、按判决确定债务人应履行债务期间届满时中国人民银行所确定的利率计算;⑷、按农村信用合作社同期最高贷款利率计算;⑸、按某一银行短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⑹、按某一银行长期贷款最高利率计算;⑺、按法律文书所判定计算利率加倍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47人已浏览
258人已浏览
304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