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这个是有责任的,信访部门应当有义务将涉及职务犯罪的案件转交检察院和纪委。《信访条例》规定:第二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
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如果有证据证明是法院错误判决,可以上诉;如果判决书已经生效,可以申请再审。还可以向检察院申诉。到信访局信访,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信访局最后还是要把信访材料转给法院处理的。 2、申请再审,是指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者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要求予以纠正的诉讼程序。 3、《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九十九条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当事人一方人数众多或者当事人双方为公民的案件,也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4、《民事诉讼法》 第二百零三条当事人申请再审的,应当提交再审申请书等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将再审申请书副本发送对方当事人。对方当事人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提交书面意见;不提交书面意见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查。人民法院可以要求申请人和对方当事人补充有关材料,询问有关事项。 5、《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四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因当事人申请裁定再审的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以上的人民法院审理,但当事人依照本法第一百九十九条的规定选择向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的除外。最高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裁定再审的案件,由本院再审或者交其他人民法院再审,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 6、《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五条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本法第二百条第一项、 第三项、 第十二项、第十三项规定情形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 7、《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九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一)人民法院驳回再审申请的; (二)人民法院逾期未对再审申请作出裁定的; (三)再审判决、裁定有明显错误的。人民检察院对当事人的申请应当在三个月内进行审查,作出提出或者不予提出检察建议或者抗诉的决定。当事人不得再次向人民检察院申请检察建议或者抗诉。
非法上访、堵门等上访或无理取闹式的上访都是属于违法行为,应当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扰乱单位秩序或扰乱公共秩序进行处罚。无理取闹式的上访情节严重的,是构成寻衅滋事罪的,是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所以,如果是上述上访行为,那么处罚是合法的,并没有冤枉。有需求要依法上访,文明上访。《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三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一)扰乱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秩序,致使工作、生产、营业、医疗、教学、科研不能正常进行,尚未造成严重损失的;(二)扰乱车站、港口、码头、机场、商场、公园、展览馆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的;(三)扰乱公共汽车、电车、火车、船舶、航空器或者其他公共交通工具上的秩序的;(四)非法拦截或者强登、扒乘机动车、船舶、航空器以及其他交通工具,影响交通工具正常行驶的;(五)破坏依法进行的选举秩序的。聚众实施前款行为的,对首要分子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寻衅滋事罪】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 (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 (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 (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前款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
信访、上访,对解决问题没有实质作用的。上访,还有可能被以“违法上访”为由,被拘留的。 你们的情况在当地没有律师敢代理的!由于司法干预+行政干预,当地司法局早已给管辖范围内的给律所下达了通知要求:不得接有关政府拆迁、征地的案件! 此类拆迁、征地案件,一般都是有我们北京专业拆迁征收团队律师做的。 政府征收程序严重违法的! 涉及到土地征收的话,需要经过省级以上部门批准. 土地征收补偿,应当由当地的征收部门公告补偿标准以及补偿方式。 土地征收补偿一般包括:地上附着物补偿以及土地补偿。 建议村民联合起来集体聘请专业律师通过要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行政诉讼、谈判、与央视等知名有影响力的媒体合作曝光等多种方式来维权。 征收土地的各项费用应当自征地补偿、安置方案批准之日起3个月内全额支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478人已浏览
14,260人已浏览
296人已浏览
4,00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