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二十二条【犯罪预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 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第二十三...
仍构成犯罪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仍然构成犯罪的。对于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因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未能成功的,是犯罪未遂。实施行为: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开始实施刑法分则规定的某些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开始是实施行为的起点。要从主客观统一的意义入手:主观上,行为人实施犯罪的意志已经通过客观实施行为开始表现出来;客观上,行为人已经开始直接实施具体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
而《》第22条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犯罪预备就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处罚时可以比照的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流露出来。它与犯罪预备有着本质的区别:犯罪预备行为是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的行为,或者说是实现其犯罪故意的行为,已经对法益构成威胁;而犯意表示并没有为实行犯罪起促进作用,只是单纯流露犯意的行为,不是实现犯意的行为,没有对法益构成威胁。因此处罚与否结果不同。
抢劫如果仅仅是预谋,而没有具体实施,属于犯意表示,不负刑事责任。 在认定犯罪预备时,必须把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区别开来。犯意表示是在实施犯罪活动以前,把自己的犯罪意图通过口头或者书面形式流露出来。它与犯罪预备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9人已浏览
127人已浏览
133人已浏览
4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