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向法院起诉是发生后当事人寻求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也是最有效力的解决纠纷方式。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制...
向法院起诉是发生后当事人寻求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也是最有效力的解决纠纷方式。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向法院起诉是发生后当事人寻求的最后一道保障线,也是最有效力的解决纠纷方式。向法院提起的诉讼,应该注意以下一些问题:第一,起诉要注意诉讼时效制度。向法院诉讼,有时效制度,如果过了诉讼时效,合法的权益最终可能得不到法律的保护。普通时效为两年,但医疗事故属于身体受到伤害所需的赔偿,诉讼时效只有一年,从确定为医疗事故之日起算起。当事人千万不要在协商、调解和等待中,超过诉讼时效。第二,起诉要有合适的原告和被告。原告一般是患者本人,如果死亡的,一般指死者的人。而被告一般是指医院,主治医生是代表医院的职务行为,一般不能作为医疗纠纷案件的被告。第三,要有合理的赔偿请求。赔偿的数额应根据法律确定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果超过合理的范围,漫天要价,不但得不到法律的支持,而且还要承担额外的诉讼费用。第四,要有支持自己诉讼请求的证据。最主要的是鉴定结论,如果没有鉴定结论,要提供或申请调取有关病历资料,并可申请法院进行鉴定。第五,尊重法院的审理程序和秩序。医患双方要相信法律是公正的,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可以通过上诉程序予以解决。医疗一直是一个风险行业,医疗事故的发生,不是医患双方所愿意看到的结局,如果在现有的医疗技术条件下,一味要求医院来承担责任,那么会打击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探索精神,阻碍医疗技术的提高和医疗科学的发展。但如果对责任事故过于宽容,会使医务人员的责任性逐步丧失。因此,我们再次强调,对医院及医务人员来说,在现有的设备及医疗条件下,要尽量避免责任事故的发生,也不要在事故发生后,推卸自己的责任;对患者来说,不能因为医疗结果出现意外,不问青红皂白,不顾医学鉴定,聚众妨害医院正常的医疗活动。事故一旦发生,双方应理性地在法律的框架内解决纠纷。
发生医疗纠纷后首先要求医院复印病历并封存,以固定证据,然后直接向医疗机构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人民法院组织原被告双方对医院提交的病历进行质证,由患方向人民法院申请,委托医疗机构所在地负责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医学会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 任何一方对首次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再次鉴定申请,委托省级医学会组织再次鉴定。
首先,纠正一个名词,您这种情况应该叫做“医疗损害赔偿责任纠纷”。 其次,如果您想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纠纷,那么您应该到医院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起诉,起诉前您应当准备好起诉状(书写您母亲的整个就医的过程,目前的损害事实以及你们主张赔偿金额及其计算明细,具体的格式您可以在网络上搜索),永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所有病例材料(包括所有的医生书写的病程记录、检查结果,您在医院可能只能复印到检查结果及出入院记录,那么您就提交这么多,待起诉以后由医院来提交其他的病历记录并且法院会复制给你们一份),后来到长沙市第一医院住院病历(这里需要的病历包括出入院记录、手术记录、检查结果,这些内容你们自己去该医院都是可以复印到的)。 最后,如果法院经审查后给予立案,那么会委托进行鉴定以确定医方是否需要负责任。目前在我国主要分为两种形式, 1、医疗事故鉴定,是由医院所在地的医学会来完成,会组织当地医学专家若干名来进行鉴定,鉴定结论可以反映出是否构成了医疗事故,医方负有何种的责任。但是医疗事故是由一定的标准限制的,也就是说损害后果需要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构成。 2、医疗过失鉴定,由社会司法鉴定机构完成鉴定,可以跨省委托,可以得出鉴定结论为医方是否存在过错,该过错与你母亲目前的损害后果存在因果关系。此种鉴定由司法鉴定人来完成,当然目前鉴定机构繁多,水平参差不齐,建议您选择高校或是全国权威的机构以保证鉴定结果的可靠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5人已浏览
154人已浏览
480人已浏览
14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