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诈骗罪的认定不按次数,按诈骗金额。诈骗金额超过三千元就会构成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2、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3、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法...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实施合同诈骗行为符合下列条件的就认定构成合同诈骗罪: 一、行为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 如果是单位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以单位名义实施诈骗,则要求诈骗数额在五万至二十万元以上。 二、行为人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三、行为人在主观上是故意实施诈骗行为,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对方当事人财物的目的。
认定诈骗团伙共同犯罪的规定是: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主体是两个及两个以上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是行为人都有共同的故意;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共同实施了诈骗他人财物的行为。
行人如何违规,具体情况请说明:是否全封闭高速、是否有中央隔离带、是否非机动车机动车混行、路口是否有信号指示。只要是非全封闭高速公路、快速路,机动车都应付事故的主要责任甚至全责。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46条确定责任如下:一、机动车应负事故主要责任,甚至全责1、《》第22条第1款:“机动车驾驶人应当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按照操作规范安全驾驶,文明驾驶”。2、《道路交通安全法》第38条:“在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上,应当在确保安全、畅通的原则下通行。”3、《道路交通安全法》第47条:“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该避让。”4、《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2项:“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二、行人应负事故次要责任,甚至无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2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7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221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