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免证事实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437条规定:在法庭审理中,下列事实不必提出证据进行证明: (一)为一般人共同知晓的常...
证明对象是指诉讼中必须用证据加以证明的案件事实。最高法院《解释》第52条规定:“需要运用证据证明的案件事实包括: (一)被告人的身份; (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事诉讼法没有免除刑事起诉,只有不起诉。不起诉不是刑事处罚。不起诉和免除刑事处罚的前提是构成犯罪,不追究的原因是犯罪情节轻微。不同的是,不起诉适用于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院进行;免除刑事处罚适用于审判阶段,由法院作出判决。
众所周知在日常生活中,打官司是需要证据的,证据不但有纸质证据,还有电子证据。电子证据刑事诉讼法法律关于证据包括有:物证、书证、证人证言、被害人的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等很多证据,这些都可以经过审核确定之后都可以当证据的哦,我们一起具体了解一下。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是指法律规定的公安司法人员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要求达到的程度。依据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和诉讼理论,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应当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对于刑事诉讼证明标准,我国刑事诉讼法作了明确规定。刑事诉讼法第46条规定:对一切案件的判处都要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没有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证据确实充分的,可以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第128条规定,公安机关“对于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案件,可以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第129条规定,“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做到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第141条规定,检察院决定起诉的案件,必须做到“犯罪事实已经查清,证据确实、充分,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第162条规定,法院经过审理以后,对于“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依据法律认定被告人有罪的应当作出有罪判决”。这些规定说明在侦查、起诉和审判工作中,必须做到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刑事诉讼法所规定的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要求,是办案人员运用证据的重要原则。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人已浏览
40人已浏览
50人已浏览
35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