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申请行政复议期间能诉讼,但提起行政诉讼后无法申请行政复议。 2、根据法律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
1、当事人在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间,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2、《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当事人在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间,一般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 2、《行政诉讼法》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年后,关于即申请行政复议又申请行政诉讼来说,: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007-08-30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4条的规定,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的行政案件,在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自由选择救济手段。如果其提起诉讼的同时又申请复议,应由首先受理的机关进行处理。如果最先受理的机关是复议机关,那么当事人对复议决定不服,还有权提起行政诉讼;如果先受理的机关是法院,那么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就不能再申请行政复议,这就是所谓的“司法最终解决原则。”但是,如果复议机关和法院是同时受理的,则由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选择其中的一个作为解决其行政争议的机关。 总之,复议机关与法院不能同时解决同一个行政争议。(来源:今日说法)附件相关文档
《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第15条规定,《行政复议法》第9条第1款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期限的计算,依照下列规定办理: 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被申请人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0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352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