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 ...
“知识产权滥用”的概念源于英国专利法,是指知识产权的权利人在行使合法的知识产权过程中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范围或界限,损害他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是指:权利人超出了知识产权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正当行使有关权利,损害他人利益、社会公益或者限制排除竞争的行为。 2.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主要分为两大类: 一是权利人行使知识产权时超出了法定权利本身的范围; 二是权利人行使其知识产权时没有超出法定权利,但不合理地限制了市场正当竞争,或者违反了其他公共政策,该行为仍应受到竞争法的规制。
侵犯知识产权的认定需要行为人有侵权故意,有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给权利人造成了损害后果,以及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因果联系。具体可由法院进行认定。知识产权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制止不正当竞争、货源标记、原产地名称、商业秘密、商标权、厂商名称、其它智慧成果、植物新品种。知识产权是指通过智力劳动取得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
中国在初期的时候,人民缺乏对知识产权的认识,缺乏了诚信,很多人肆意践踏别人的劳动成果,COPY、山寨、盗版等谋求各种不劳而获的路径,其保护知识产权的素质也有待提升。随着社会进步,人民对知识产权保护有了新的认识,尤其把知识产权放在经济发展重要的位置。 如今保护自主的知识产权与自主品牌的是本土企业走出国门最重要的环节。缺乏自主知识产权与品牌,在市场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地位。 中国三大鞋都的成立便是一个明显的例子。中国为全世界人民提供70%的成品衬衣,但在价格上却低了10倍乃至百倍。这正是由于缺乏自主的知识产权与品牌。而近年来许多OEM企业陆续倒闭,原因在哪?正式因为大部分私营企业老板缺乏企业长远发展的信心或是盲目的追求短期效应忽略了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重要性,造成了中国在国际上成了帮别人打工的国家! 以上的教训给了我们很明确的答案: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发明创造,而发明创造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动力。如果没有发明创造,我们的很多困难无法解决,我们也无法提高我们的生活水平。 因此,中国保护知识产权势在必行。最终将依靠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使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中获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51人已浏览
124人已浏览
151人已浏览
11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