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法院受理条件 (1)有医患关系; (2)医疗行为违法、违规; (3)患者有损害后果; (4)医疗违法、违规行为与患者的损害后果之间有之间...
医疗纠纷诉讼程序有一、起诉。主要是原告以书面形式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个别情况下可口头起诉,由法院记入笔录。 二、受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写好起诉书,准备相关证据材料,例如各种检验申请单,医药费清单,注射证明,外配处方,选择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或者被告住所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起诉即可。 《民事诉讼法》第28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由此可见,患者进行医疗事故的诉讼,可以选择侵权行为发生地的法院或者被告住所所在地的法院进行起诉。此外,我们应当注意,若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不是在同一个地方,则几个法院均有管辖权,此时原告有权选择其中一个法院进行起诉。若原告同时向几个法院提起诉讼,则由最初受理的法院管辖。
1.第一,如果是经过鉴定已经属于医疗责任事故,达到应该追究医务人员的刑事责任的话,就可以根据管辖范围,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负责侦察,走由检察机关公诉之路,最后由法院按照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则处理。因为有刑事责任制裁做后盾,民事赔偿就非常容易解决了。但是,在提起民事赔偿请求时,一定要将被告人所在医院列为被告,并要求他们承担连带责任。在审判实践中,对民事赔偿一般都是调解解决的,执行起来也比较快速、利索。 2.第二,如果是医疗技术事故和一般的医疗事故以及医疗服务合同纠纷,直接按照法律规定以就医单位所在地法院为管辖法院起诉即可。 3.第三,特别要注意的是,当患者因医疗鉴定委员会认为医方的行为不是医疗事故而遭到拒绝赔偿时,不要就此放弃,只要患者能证明医院在整个医疗过程中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就应该按照民法典的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的法律规定依法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医方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如果举证困难,就以合同纠纷起诉。
基本步骤如下: (1)起诉:当事人书面或者口头起诉。(第109、110条) (2)审查立案: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审查后决定立案(第108、111、112条) (3)庭前准备:主要包括①送达书状,②告知权利义务以及合议庭成员,③审核材料、收集证据,④通知必要诉讼参与人参加诉讼,⑤通知开庭并公告,⑥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⑦宣布法庭纪律、告知权利义务、宣布审判人员和书记员、询问回避这七项内容。(第113-119条、第122-123条) (4)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求最后意见、调解四部分。其中,法庭调查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二部分,当事人可以提交新证据。(第124-128条) (5)裁判:包括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方式。当庭宣判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应立即发给判决书。(第124条) 以上流程可以图示如下: 起诉→审查→立案→庭前准备→开庭审理→裁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8人已浏览
582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2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