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本法所说的子女,...
一般是遗嘱的继承和法定继承,遗嘱继承要高于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是指按照立遗嘱人生前所留下的符合法律规定的合法遗嘱的内容要求,将遗产的全部或部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根据这一法律规定,我国财产继承发生的根据有三种方式:一是法定继承;二是遗嘱继承或者遗赠;三遗赠扶养协议。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的适用效力是不平等的,继承开始后如果立有遗嘱的,应先按着遗嘱继承,优先于法定继承。这充分反映了立遗嘱的被继承人处分自己死后财产的意志和愿望合理地使用权遗产得到处分。
遗嘱继承的顺序,按照立遗嘱人所立遗嘱的内容进行即可。继承开始后,遗产管理人应当按照遗嘱人的遗嘱,履行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没有遗嘱和遗赠抚养协议的,由 第一顺序继承人: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子女以及对公婆、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丧偶儿媳和女婿继承,一般按人数平均分配遗产。没有上述人员的,遗产继承的 第二顺序是: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一般按人数平均分配遗产。注:有 第一顺序继承人的,不论人数多少, 第二顺序继承人不参加分配。没有 第一顺序继承人的, 第二顺序继承人才参加分配。以上就是遗嘱 第二顺序继承人的回答。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94人已浏览
173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