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法律依据为《行政诉讼法》第95条、第101条的规定,以及《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修订后《行政诉讼法》中明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
如果不履行法院判决书确定的义务,就会被法院拘留;情节严重的,就会构成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罪,就会被判刑。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可以由法院采取应采取的执行措施,以促使被执行人履行生效法律文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及相关规定,在法院强制执行中,如果被执行人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的,可由执行法院依法查询、冻结、扣押、划拨、拍卖被执行人的财产,将被执行人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限制高消费,对被执行人予以拘留等执行措施。 如果被执行人有履行能力而拒不履行,情节严重的还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可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当然,债权人向法院申请执行的,并不表示就一定能实现债权,如果被执行人确实无履行能力的,也可由法院中止执行,或终结本次执行,等发现被执行人的财产后,可随时再恢复执行。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法院在受理强制执行后,会依法查询债务人名下的房产、车辆、证券和存款; 被执行人不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以对其采取或者通知有关单位协助采取限制出境,在征信系统记录、通过媒体公布不履行义务信息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措施。 有能力而拒不执行的情况下,涉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
法律依据为《行政诉讼法》第95条、第101条的规定,以及《民事诉讼法》中关于强制执行的相关规定。修订后《行政诉讼法》中明确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关于期间、送达、财产保全、开庭审理、调解、中止诉讼、终结诉讼、简易程序、执行等,以及人民检察院对行政案件受理、审理、裁判、执行的监督,本法没有规定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因为修订前《行政诉讼法》对执行问题的规定不甚明确,且赋予行政相对人提起强制执行申请的权利也无迹可寻。因此修订后《行政诉讼法》对此进行了明确,为行政相对人提出强制执行申请提供了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56人已浏览
183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