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电动汽车事故逃逸的,依法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 当事人逃逸或故意破坏、伪造现场、破坏证据、无法认定交通事故责任的,应当承担全部责任。...
交通肇事罪认定标准: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对交通肇事罪规定了三个不同的刑级(量刑档次):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的规定(法释〔2000〕33号最高人民法院2000.11.15发布)“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应该及时报警,电动车交通肇事后,逃逸的负全责,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肇事逃逸的处罚标准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电动车肇事逃逸的处罚,一般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5天、罚款1000元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五章交通事故处理, 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7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430人已浏览
19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