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交通肇事逃逸的构成条件是什么

2021-10-20
构成交通事故逃跑的条件:(1)事故者知道自己引起了交通事故,即行为者在逃跑时必须知道自己的行为引起了交通事故,这是行为者的主观认知因素。如果行为者没有意识到交通事故的发生而离开现场,则无法认定为交通事故后逃跑。(2)主观上是为了逃避事故的责任,逃避法律的追究,实践中,事故者逃跑的目的大多是为了逃避法律的追究,但是因为害怕被受害者的亲戚朋友和其他观众殴打而逃跑的其他目的很少,这些人逃离现场后,很快就会通过报告领导人和通报等方式接受法律的处理。显然,这些人的主观恶性要小得多,因此,有必要在认定时加以区分,以保证准确适用法律,做到不枉不纵。当然,需要说明的是,行为人出于正当目的逃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向有关机关报案,接受法律处理,否则,如果行为人一逃便杳无音信,仍应认定为“交通肇事后逃逸”。

相关法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三条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