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
《刑法》规定:医务人员因严重不负责任而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健康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也就是说,承担医疗事故刑事责任的前提是构成...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失火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实践中,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构成失火犯罪的情况下,一般在法定的基本量刑档次内给行为人裁量刑罚。也就是说,失火行为造成了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一般在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一量刑档次内裁量刑罚。但是,在失火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前提下,综合考察分析犯罪行为人主客观方面的情况,如果情节较轻的,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这一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这是特殊的量刑幅度,适用于“情节较轻的”这种情况,如果综合考察分析犯罪的主客观方面的情节,不属于情节较轻的,则只能在基本的量刑幅度内裁量刑罚。至于何为情节较轻,不能只看一个方面的情况,而应该综合分析主客观诸方面的情况,然后进行整体认定。这些情况主要包括: (1)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如是否属于已满16周岁末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是否属于限制刑事责任能力人等; (2)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程度,如行为人的一贯表现,犯罪后的态度等; (3)犯罪客观方面的情况,如犯罪造成的具体损害情况,犯罪的时间、地点,犯罪侵犯的对象等。
1、刑事责任都有犯罪和刑罚,具体的罪名参考刑法规定,刑罚包括主刑和附加刑。 2、刑事责任是指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主刑和附加刑两刑事责任包括照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主刑只能种。 3、主刑分为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
犯罪是刑事责任的法律前提,刑事责任是犯罪的法律后果。二者既有联系又有本职不同。 1、所谓犯罪,是指刑法规定的具有社会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和应受刑事处罚性的行为。首先,犯罪是有刑法明文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其次,犯罪具有社会危害性;再其次,这种危害性应当受到刑法的调整。所谓刑事责任,也就是犯刑法为调整那些法定的具有社会危害性行为所及于犯罪人的刑罚责任。 2、构成犯罪不一定承担刑事责任。在原始的报应型刑法中,所有的犯罪都必然导致刑罚的适用。在现代刑法中,对于那些虽然构成犯罪,但犯罪情节轻微的犯罪行为,刑法明确规定了免除处罚的条款。比如胁从犯,在刑法总则中就规定可以免除刑事责任。在刑法分则中,也有个罪的免除刑事责任的规定,如行贿罪,行贿人如实供述,可以免除刑事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9人已浏览
1,922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17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