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刑法》第五十条第二款对死缓限制减刑适用对象作出了明确规定,即仅适用于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主要体现在:(1)限制死刑的适用条件。也就是说,死刑只适用于犯罪极其严重的罪犯。所谓犯罪极其严重,是指犯罪对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危害特别严重,社会危害极大。(2)限制死刑的适用对象。也就是说,18岁以下的人和在审判期间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3)限制死刑的适用程序。也就是说,除最高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外,死刑还应当报最高人民法院批准。(4)限制死刑执行制度。也就是说,对于应当判处死刑的罪犯,如果不必立即执行,可以判处死刑,并宣布缓期执行2年。
取保候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在我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由公安机关执行。适用的对象:(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实行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3)有逮捕必要,但因患有严重疾病,或是正在怀孕、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不宜逮捕的;(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羁押的案件,不能在法定的侦查羁押、审查起诉、一审、二审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查证、审理的。
限制减刑是《刑法》中的一项特别规定,是指对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犯罪分子,人民法院根据犯罪情节等情况可以同时决定对其限制减刑。限制减刑并不是不能减刑,而且要在减刑的起始时间、间隔时间和减刑幅度上从严掌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9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89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