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犯罪构成的四个要素是犯罪主体、犯罪客体、犯罪的主观方面和犯罪客观方面。只有符合上述四个条件的,才可认定行为构成犯罪,但犯罪成立后也可因为正当...
现在通说的犯罪构成要件是四要件说:即主观方面,主体,客观方面,客体四个要件构成.每一个犯罪都要满足法定的四个构成要件才可以定罪.主观方面是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包括四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两种,即故意和过失。比如犯盗窃罪,犯罪人希望将他人财物窃为己有;犯故意伤害罪,犯罪人希望造成他人身体受到损伤的结果。有的犯罪是过失性质的,如失火罪,犯罪人就具有疏忽大意的心理状态。在单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该单位对犯罪行为负有责任的人员也同样具有主观心理状态。 (三)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犯罪行为的具体表现。比如犯诈骗罪,犯罪人具有虚构事实、欺骗他人的行为,贩毒罪具有贩卖毒品的行为,等等。 (四)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而被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犯罪客体和犯罪对象是不同的,犯罪对象是犯罪行为所直接针对的对象,如杀人罪、伤害罪,犯罪对象是具体的被害人,而犯罪客体是指刑法所保护的公民人身权利不受非法侵害的这种社会关系。 《刑法》第十三条
行贿罪的构成四要素: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 2、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为自己谋取不正当利益而用钱财收买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年满l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主观方面为故意。
是说犯罪构成要件吧?要件,是必要条件的简称。前些年,刑法理论包括教科书对犯罪构成都是采用“四要件”说。近些年来,有些学者又提倡采用“三阶层”或“二阶层”理论。这些都是刑法理论研究的问题,现在的司法实践中并没有确定应当采用哪种理论和不采用哪种理论。四要件,即构成犯罪要符合犯罪主体、犯罪客体、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和犯罪的客观方面。三阶层就是构成要件该当性、违法性和有责性。二阶层就是客观违法要件和主观责任要件。当一个行为人的行为符合四要件、三阶层、二阶层犯罪构成理论的,构成犯罪,否则不构成犯罪。举例:13岁的人实施了故意杀人行为,按照四要件理论,不符合主体条件(即未达到已满14岁的刑事责任年龄),不构成犯罪;按照三阶层理论,不符合有责性的条件,不构成犯罪;按照二阶层理论,不符合主观责任要件,不构成犯罪。在实践中法官办理案件,很少是用犯罪构成理论去套具体行为,看是否构成犯罪,而是直接根据法律规定去看行为人的具体情况和实施的行为是否符合该罪的规定,然后得出结论,也就是三段论推理。如上面的例子,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而该行为人未满14周岁,因而无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0人已浏览
278人已浏览
269人已浏览
65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