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五保户”常见于农村地区,这种制度的设立体现了法律保护老人和儿童的一贯原则,是人道主义的具体体现。(一)无法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
乡村五保供养准则,能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范围内公布执行,也能够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取暖救助。四区的三无(无劳动能力、无经济来源、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对象每户每个取暖期给予800元采暖补贴,一般对象给予550元补贴;三县的三无对象每户给予600元补贴,一般对象给予350元补贴。 二、大病医疗救助。符合相关条件的低保居民如果报销金额太高的,扣除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商业保险报销部分,还可向相关部门申请救助报销一部分费用。 三、每个月可以享受水费、电费补贴,有线电视收视费每月只收基本收视费。 四、住房救助。对城镇低保住房困难家庭实行发放住房租赁补贴和实物配租的住房保障措施。 五、低保家庭贫困应届大学生可以一次性享受2000元救助。
五保户补贴准则乡村五保供养经费不得低于本地区乡村居民上2年度人均纯收入的60%。《乡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国务院令第456号)第十条限定:乡村五保供养准则不得低于当地村民的平均生活水准,并根据当地村民平均生活水准的提高适时调整。乡村五保供养准则,能够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在本行政范围内公布执行,也能够由设区的市级或者县级人民政府制定,报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后公布执行。国务院民政部门、国务院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乡村五保供养准则制定工作的指导。五保户爱人 (一)不能定扶养义务人,或者虽有法定扶养义务人,但是扶养义务人无扶养本领的; (二)无劳动本领的人; (三)无生活来源的(包括捡垃圾者,法律无明文限定即捡垃圾者为有生活来源); (四)老年、残疾、不到16岁的村民。法定扶养义务人,是指依照民法典限定负有扶养、抚养和赡养义务的人。五保爱人的确定:应当由本人申请或者由村民小组提名,经村民委员会审核,报乡镇政府准许,发给《五保供养证书》,凭《五保供养证书》享受五保待遇。
国家惠民的政策有: 1、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 2、解决农民工问题。 3、乡村免除义务教育学杂费。 4、取消乡下税。 5、基本卫生保健规则覆盖城乡。 6、形成积极就业政策体系。 7、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 8、加快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9、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 10、提高公司退休人员养老金。 11、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规则。 12、对种粮农民实行补贴政策。 13、新型乡村合作医疗规则建设。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03人已浏览
1,317人已浏览
1,104人已浏览
8,3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