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拘留是一种临时性强制措施,所以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第一款规定:“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二次刑事拘留24小时应当在拘留后的...
如果是刑事拘留的,一般是送看守所,建议委托律师介入,到看守所会见,了解具体案情并进行辩护,争取减轻或从轻处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不一定会释放,具体情况结合实际而定。拘留期限,是司法机关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对特定的人临时限制其人身自由的期间。按拘留的性质,可划分为刑事拘留期限、司法拘留期限和行政拘留期限。中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公安机关拘留人犯后,除有碍侦查或者无法通知的情况外,应当把拘留的原因和羁押的处所在24小时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或者他的所在单位。公安机关对于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24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发现不应当拘留时应立即释放。认为被拘留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査批准。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延长1日至4日。人民检察院应在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3曰内作出是否批准逮捕的决定。依照中国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规定,司法拘留和行政拘留的期限不得超过15日。
取保侯审也是强制措施是一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是否要被判处刑罚还是要看其其他行为,由法院作出判决。
关于被行政拘留问题的解答:要看具体案情,先看是行政拘留还是刑事拘留;如果是行政拘留,最长15天;如果是刑事拘留,拘留期最长37天,之后一定会有一个结果,要么逮捕,要么放人。如果逮捕继续羁押侦查,一般情况六个月左右移送法院接受审判,具体情况要问办案单位。家属可以考虑委托律师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认真了解整个案件的具体经过以及了解其对公安机关的口供等。如果案件移送到了检察院、法院的话,辩护律师可以去检察院、法院阅卷,调取侦查机关所指控的本犯罪嫌疑人及其他同案犯的口供、书证、物证等相关证据,做深入研究后拟定好辩护方案,开庭的时候确定好为被告做无罪、罪轻、减轻、免除刑罚或者缓刑的辩护,维护被告人的最大权益,争取最好的判决结果,具体判多久是没有死规定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人已浏览
1,738人已浏览
414人已浏览
13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