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 首先,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
1、合同主体不合法合同是无效的,合同有效指的是所有的合同的内容,必须都是有效的,合同主体无效则导致合同无效。 2、所谓民事主体合格即指行使民...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合同主体变更一般是合法的。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 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第三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变更名称、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投资人等,不影响劳动合同的履行。 第三十四条规定,用人单位发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况,原劳动合同继续有效,劳动合同由承继其权利和义务的用人单位继续履行。
根据我国现行的法律规定,经济活动的主体大致可以分为法人、非法人经济组织和自然人,主体不同,对其资格的审查也就不同。 首先,签约对方为自然人时,要看其是否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达到18岁才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具备签约的资格;8岁以下的自然人或精神病人无民事行为能力,没有签约资格;8至18岁或间隔性精神病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一般须经其法定代理人追认,才能生效。因此,在与自然人签订合同时,应当确认其有无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其次,签约对方为企业时,应当审查其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比如企业的各部、科等是不具备主体资格、不能签约的,如果签订了这样的合同可能会因为主体不适格而被认定无效。 最后,还要审查当事人是否具有代理权。如果合同是由对方的代理人代签,应审查该代理人是否具有代理权限、是否超越代理权限或代理权限是否已终止。
1、合同主体不合法合同是无效的,合同有效指的是所有的合同的内容,必须都是有效的,合同主体无效则导致合同无效。 2、所谓民事主体合格即指行使民事法律行为的主体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行为无效;非法人团体对外签订的合同无效。以此为据,审判实践中因为主体不合格被确认合同无效的情况很多,尤其是非法人组织机构签订的合同被确认无效的比例更高。从各国立法看,大多数国家对主体不合格合同不简单地作无效处理,而是作为效力待定合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10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40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